Menu Close

野生蘑菇有望制成抗癌藥

南洋理工學院化學與生命科學系4名講師及他們的學生所組成的研究小組,在兩年裡為超過400種當地野生蘑菇分類進行研究,發現其中兩個品種含有抗癌成分、30個品種含有抗菌成分。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曾報道,看似普通的大型真菌,也就是普遍寄生在樹幹上的野生蘑菇,原來也可能被研發成抗菌甚至是抗癌藥物。

目前情況,他們已成功辨認出其中一個具有抗癌特質野生蘑菇的化學結構,並證實其化學結構能有效地使肝腫瘤、乳癌、等7種癌細胞產生程式性死亡(也稱細胞凋亡)。換句話說,科研人員今後有望將這個在武吉知馬自然保護區收集到的當地野生蘑菇研制成抗癌藥物。

  研究小組從2005年2月開始研究工作。他們在武吉知馬自然保護區等各大公園收集瞭大量的野生蘑菇標本,並將它們分類,再在實驗室中進行培植。收集到的400餘個品種中,有45%適於在實驗室中生長,因此近一半的蘑菇品種就成瞭研究小組重點研發藥物的對象。

南洋理工學院化學與生命科學系主任李文堅博士說:“我們目前情況隻是完成瞭研究的第一階段就有如此令人驚喜的發現,這表明我們再也不需要放眼亞馬孫或西藏等地方來尋求制藥的原材料。我們當地也蘊藏瞭許多有待發現的新生物品種。我們必須對當地生態環境有更多的認識與瞭解。”

對於這個新發現,李文堅博士自豪地說:“大傢普遍認為隻有像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的科研中心才能做出好的研究,但我們也不應該忽略理工學院在科研工作方面的能力。現階段的發現隻是一個起步,我們有望能從這項研究工作中獲得多個專利權。” 

相關文章: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