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臨終期癌癥患者的心理保健

雖然誰都知道生老病死,是人類的自然規律,但在每個活生生的具體個體直接面對死亡的時候,卻並不是都能理智、合理、正確對待的。

  癌癥患者的臨終期是指疾病末期而言。通常是由於嚴重損傷造成人體主要器官生理功能衰竭,現在醫療技術水準還沒有可以扭轉的辦法,導致死亡是不可阻擋的過程。目前情況世界上不同的國傢對臨終期的標準還不一致。日本為預計隻能存活2~6個月的病人,美國定為6個月以內,英國定為1年以內,我國則定為存活3個月內的病人視為臨終期。

  雖然誰都知道生老病死,是人類的自然規律,但在每個活生生的具體個體直接面對死亡的時候,卻並不是都能理智、合理、正確對待的。尤其是對中國人來說,如何對待死亡和生存並不是都明瞭,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減輕痛苦、安度餘生,這就需要我們更好的瞭解患者的內心世界,從而進行較好的心理吧保健指導。

  一、感同身受的去鼓勵與關心

  美國學者正庫伯勒—羅斯把晚期臨終病人心理活動分為五個階段,即否認期,憤怒期,協議期、絕望期、接受期,從而逐步進入死亡。臨終病人的心理是極其復雜的。且因人的經濟、政治地位、文化程度、宗教信仰、職業、年齡、人生經歷等的不同而有差別,但很大一部分臨終病人呈負性心理、悲觀失望、情緒消沉,回避現實,有被遺棄感和失落感,因此,傢人對晚期癌癥病人要加強心理治療和護理,感同身受的去鼓勵與關心患者,對其進行安撫、同情、體貼和關心,因勢利導地使其心理獲得平衡,從而正視現實,珍惜有限的生命,使其自身的生命得到升華。

  二、盡量滿足晚期癌癥患者的社會需求

  晚期癌癥病人的社會需求也是臨終病人的需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由於人都是生活在社會中,具有社會性,病前在社會大舞臺上充當不同的角色,而非常多癌癥患者是社會及傢庭的棟梁。因此,晚期癌癥病人有時不能及時轉換成臨終病人角色,甚至拒絕角色的轉變,往往有非常多社會需求,諸如事業上的未盡心願、治療疾病的經濟問題、解決單位及同事間的未瞭事宜、傢庭中急待處理的問題、良好的醫患關系以及自己逝後的事情等等,對上述諸多社會需求,都要給病人一個圓滿的切實可行的答復,使病人能夠以平靜,良好的心態面對現實,積極配合治療,體面且有尊嚴地走完人生的最後之路。

  總的來說,對晚期癌癥病人而言,不以治療疾病為主,而以支持病人,瞭解病人、體貼病人、控制癥狀,姑息治療與全面照護為主。對晚期癌癥病人要更加註重病人的尊嚴。

相關文章: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